RM新时代APP官网

站內(nèi)搜索        項目查詢   專家查詢   網(wǎng)站地圖   重大項目要覽   管理規(guī)章   
加入收藏 加入收藏     設為首頁 設為首頁   

成果選介>>項目動態(tài)

2010年度重大項目(第二批)開題報告之四十八:《元史》會注考證

  2011年08月23日16:20  來源: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

  2011年3月12-13日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《<元史>會注考證》(批準號:10zd&088)開題論證會議在南京大學南苑賓館會議室舉行,參加者為浙江大學黃時鑒教授,陜西師范大學周偉洲教授,以及南京大學陳得芝、劉迎勝、高榮盛、華濤教授,特木勒與楊曉春副教授,以及本項目其他成員。
  本課題項目組成員陳得芝、劉迎勝、高榮盛、華濤、特木勒、楊曉報告了有關項目的設想,項目參加人魏曙光、劉海威、宮海峰作了有關前人研究成果匯集問題的專項報告。咨詢專家黃時鑒與周偉洲教授審議了項目組提出的目標與實施計劃。經(jīng)討論,與會者認為課題組提出的以下幾點有重要意義:
  一、課題背景:
  整理中華民族古典基礎文獻,對其進行注疏辯誤,是中國史學與文獻學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。“廿四史”是中國歷史研究的基礎文獻,《元史》為其中之一。
  《元史》的編寫工作倉促,成于眾手,錯誤很多,歷來受到學界批評。幾乎自《元史》成書以后,學界就開始了訂正與補正,六百年來,中外不乏優(yōu)秀成果。但自1949年以來的六十余年間,國內(nèi)迄今未有對《元史》進行整體研究的項目。
  二、研究的意義和價值
 。ㄒ唬┱闻c社會意義:
  1、元代結束了唐中期以來中國陷于分裂的局面,對現(xiàn)代中國疆域的形成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。
  2、元代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,是我國多民族國家歷史發(fā)展的極為重要的階段。
  3、從某種意義上講,元史不僅是中國的一個斷代史,也是13-14世紀的亞洲史,甚至世界史,其研究的國際性非常明顯。
 。ǘ⿲W術價值
  1、《元史》雖然受到學界批評,但它仍然是具有不可替代性,是研究元代歷史的基本文獻。
  2、對數(shù)百年來中外研究成果進行總結,其優(yōu)秀成果,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研究,是元史學界的共同愿望。
  三、前人研究:
  當代國內(nèi)對《元史》研究的最重要成果,是“文革”中發(fā)起的“廿四史”校點工作。《元史》的校點由已故翁獨健教授主持,具體承擔工作的為內(nèi)蒙古大學周清澍教授與已故邵循正教授與亦鄰真教授。當代西方學者及臺灣已經(jīng)陸續(xù)開展了對《元史》重要部分的譯注與研究,特別是對本紀與志、表的部分,其主要成果有:
  1、德國學者阿不拉莫夫斯基(Abramovshi)的: 《元史·太祖紀》、《元史·太宗紀》、《元史·定宗紀》、《元史·憲宗紀》譯注(德文)。元無名氏所撰《圣武親征錄》與《太祖紀》同源,因此法國已故伯希和(Paul Pelliot)的《〈圣武親征錄〉譯注》(法文)與我國已故賈敬顏教授的《〈圣武親征錄〉校注》(油印本)亦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  2、對《元史》“志”部分的研究主要有:美國學者舒爾曼(Schurman)的《〈元史·食貨志〉譯注》(英文);已故德國學者拉契內(nèi)夫斯基(Ratchinevski)《〈元史·刑法志〉譯注》(法文);美國學者法夸爾(Faquar)的《〈元史·百官志〉譯注》(英文);我國臺灣學者蕭啟慶的《〈元史·兵志〉譯注》(英文)
  3、對《元史》“表”部分的研究主要有:已故法國學者韓百詩(Hambis)《〈元史·宗室世系表〉譯注》(法文);同氏的《〈元史·諸王表〉譯注》(法文)
  且上述所有研究所涉及的史文僅占《元史》全文的六分之一不到?梢哉f中外學術界對《元史》的研究工作剛才開始,尚處于起步階段。
  四、可行性分析與建議:
 。ㄒ唬┱n題組依托單位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1956年高教部批準建立,近三十年來,培養(yǎng)了掌握元史研究主要語言的人才,積半年多世紀努力,收集了大量中外元史史料與研究成果,有條件承擔此項目工作。
 。ǘ┍菊n題目標明確,課題組所提方案切實可行。
 。ㄈ对贰菲薮,控制工作量,建議本項目將研究范圍基本限定于《元史》所提及的人、事以內(nèi),并對從學術水平與工作負擔的角度,恰當選擇具體承擔人,以確保按期、按質完成。
 。ㄋ模┳稍儗<医ㄗh,南京大學對本項目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與協(xié)助。
  開題會議認為,《元史會注考證》項目有重要的學術價值,研究難度高,工作量大,應當?shù)玫絿疑缈苹鸬闹С。課題組也表示,將克服一切困難,按期完成會注項目。

(責編:秦華)


點擊返回首頁

點擊返回頂部
RM新时代APP官网